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北京高考考试改革五大特征总结

   日期:2024-12-04     来源:www.rnnmm.com    浏览:630    
文章简介:从2007年秋天开始,北京普高全方位推行高中课程改革实验;2010年将初次进行与新课标相衔接的高考考试。在《2010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策略》中,在有关考试内容的改革部分,笔者觉得有以下五个特征。

  从2007年秋天开始,北京普高全方位推行高中课程改革实验;2010年将初次进行与新课标相衔接的高考考试。在《2010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策略》中,在有关考试内容的改革部分,笔者觉得有以下五个特征。

  1、《策略》合适北京的实质状况。第一,北京不论从基础教育而言,还是在高等教育方面都是教育发达的大都市;第二,北京又是最早实行自主命题的省市之一。这两点为高考考试改革提供了一个较大的自由度和宽松的环境。

  2、《策略》体现了新课标的需要。世人都说,高考考试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依我看恰恰相反,中学教育是高考考试的指挥棒。2010年参加高考考试的考生大部分都是按新课标学习的学生。新课标除去倡导素质教育和全方位进步外,多样性和选择性是其要紧特点。

  新课标每门课程中都规定了对全体学生需要的必学课内容,高考考试实行文理分科。为防止文科考生不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理科考生不学习政治、历史、地理等而导致偏科,同时尽量降低考生的负担,这类必学课内容都是本学科范围最基础的需要。

  除必学课内容以外,还有需要较高的各类选修课,打破了以往在教学中千篇一律的统一标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因地制宜的教育理念。

  这里产生了一个矛盾,就是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和统一考试之间的矛盾。北京每年高考考试考生大约在十万人左右,考生在同一时间用同一份试题进行同一门课程的考试,是现行条件下最公平高效的人才选拔方法。

  3、《策略》确立了高考考试、会考、综合素质评价三位一体的录取模式,对高考考试改革将起到要紧用途。在以往的高考考试中,高等学校录取的主要依据是考生在高考考试中的成绩。为了克服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弊病,北京2010年高考考试《策略》实行了以高考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加会考成绩加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考试以来,高考考试改革不断探索的目的之一,北京在这方面做出了可贵的突破。

  这项改革的成功与否非常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可比性和可信度,相信北京的高考考试改革能在持续的探索中趋于健全。

  4、《策略》中高职招生改革是一个闪光点。2010年北京高职招生改革是闪光点之一,它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以高考考试成绩和会考成绩为录取主要依据的招生方法;以全市统一组织的公共文化课考试成绩与学校进行的专业课成绩为录取主要依据的招生方法;以招生的高等学校自主进行考试的招生方法。这三类招生形式分别针对不一样的考生。

  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本科教育在培养模式、教学、修学年限、就业方向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不同。就北京而言,高等教育早已进入普及化的阶段,已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期,高职招生的规模等于整个招生规模的近50%,其改革无疑是高考考试改革的一个要紧方面,把本科招生和高职招生适合不同,可以使高职招生的环境愈加宽松。

  5、《策略》体现了稳定与改革并重的原则。我以为,没稳定的改革是盲目的改革,没改革的稳定是守旧的稳定。维持《策略》的基本稳定对考生有利,对父母、教师有利,对北京的基础教育有利。所以,《策略》体现了基本稳定的原则,在此之前北京实行的高考考试科目组合是:语文、数学、外语加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2010年《策略》仍是如此的科目组合,这就保证了大局的稳定。

  综上所述,我觉得北京2010年的高考考试《策略》是一个符合北京教育实质、体现了新课标教学需要、稳定与改革并重的策略。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